陈敏榕

文献/媒体报道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文献/媒体报道
  首页 >> 文献/媒体报道
陈敏榕医生公益讲座如期举行,家长们受益良多
作者:吕俊杰来源:原创 发布时间:2016/8/16浏览:458次

现如今,养育孩子的标准早已不仅仅是吃饱穿暖,我们需要养育一个身心都健康的孩子。亲子依恋关系越来越引起广大父母亲的关注,昨日,福州儿童医院心理咨询科陈敏榕医生就《如何建立亲子依恋关系》为我们上了生动的一课:

陈医生从“家庭是什么?”入手,针对家庭沟通、儿童心理发展特点、安全感的建立、行为问题等几个方面进行阐述,着重对儿童安全感以及如何重建安全的依恋关系进行了重点讲解。

     

事实上,父母的安全感好,孩子的安全感才充足。父母相信自己、热爱生活、关爱他人、信任世界,孩子才能获得坚实的安全感, 安全感是儿童身体、情绪、认知发展的基础。

 在依恋关系中,父母与孩子是分享的伙伴,让孩子在父母身上经历欢乐、喜悦、安全舒适的情怀,孩子与父母都能经历到情感和身体上的满足。那么,如何帮助父母与子女建立健康的依恋关系呢?

1、积极关注与反馈

回应孩子的需要,要发现他需要帮助,并敏锐地满足他的需要。这样他就会感到自己很重要,是个有价值的人,他就会发展自我价值感,有自信,感到安全,能够相信自己/他人。

2、用敏锐的心来回应孩子的情绪需要

照顾者的心情必须与孩子的心情同步。若他是伤心,用共情表达你明白他。若他需要安抚,要用温柔的声音让他感受到安慰,用温柔的声音让孩子安静,使他感受到舒服,被接纳、被尊重。

3、确保高质量的相处时间。这样能够加强沟通和提供相互间愉快的相处。

4、停止家中负面情绪的回应。

      当孩子不听话,做错事,停止用负面批评,先要冷静,然后才面对问题。

孤独症的孩子是最不会处理自己的课余时间的,所以当他没事干的时间也许是静静的坐着,也许是自己“发明”玩法,如:看手、自言自语、反复的做一件事等等,而往往他们做的事情是家长们看不习惯的,是不能接受的,所以就会单纯的去制止。孩子也是有需求的,只是他脑子里不像我们有那么多的事情可以打发自己没事干的时候,所以面对孩子的这个时间段应该去观察孩子的兴趣,试着去了解他的想法,而不总去抱怨他怎么又出现了这样一个毛病那样一个毛病,或是天天在想他这样是好事还是坏事。所以我们要善于去观察和分析孩子行为背后的原因所在:

当你的孩子静静地躺着或坐在一个角落里时你就要想到:他是不是想做点什么呢?这时你可以尝试着把你有的玩具或是可以玩的物品全部都拿出来放在孩子面前,如果他看了某个玩具一眼甚至是把某一个玩具拿起来了,那你就要及时地夸奖他,然后引导他和你一起玩玩具。但值得注意的是:“引导”不是“强迫”、“一起玩”不是“你主导”。

 当你发现你的孩子嘴里好像是在哼歌时,那你就试着给他一个有音乐的环境,你可以试着先轻轻的跟着音乐小声的唱,然后试着让孩子模仿你。

当你的孩子开始模仿周围人的一些动作时,说明他有很强的探索意愿,那么你就要尽可能多的给他创造一个有意义的集体环境,从而让孩子能够从中模仿那些有意义的行为。

当你的孩子很喜欢周围人之间的活动,那么你就要尝试着教孩子一些简单的互动游戏来满足的他的需求。

因此,父母要做到三个心两个意: 爱心、耐心、同理心、意志、意义。

陈医生通过浅显易懂的事例,幽默风趣的风格为大家上了这一课,让家长们在活跃的气氛中感悟到很多,都希望今后还有更多这样的课程,让家长与我们的孩子们共同成长!

咨询服务热线:0591-83735858

地址:福州市台江区五一中路状元巷26号大院内1#楼2楼209单元

Copyright@2016 福建省医务工作者社会服务协会 版权所有